英语合唱比赛回顾的页面背后

如果你能看到这个页面,那代表你一定看过了英语合唱比赛回顾页面。 这篇文章我将详细记录这一项目的创作过程。

素材收集

如你所见,本项目的素材由于各种原因,几乎是惨不忍睹。原本应该存在的多机位素材,由于时间原因也没有办法拿到。

事实上我联系了不下四位同学,但是非常可惜的,我一条素材都没有拿到:

唉,说多了都是泪啊。

最后的素材来自两位同学,一位应该是相机拷卡,尽管我已经通过 musetransfer 尽力避免微信压缩,但是没有想到 TA 在拷卡以后就已经使用微信发出去了。

(这里根据文件名可以猜测, TA 应该是电脑拷卡,用微信发送到手机然后再传过来的)

害,我能说啥呢,总不能麻烦人家再从相机里拷一次啊。

只是看到这里的你未来如果要传视频,切记不要直接用微信发送。如果你硬是要用微信发,请一定在手机端勾选「原图」选项。如果使用电脑,那你可以通过压缩包或是 musetransfer 这类文件传输工具来发送。

事实上,面对这一堆素材我也不是什么也没做。在项目正式开始前,我就找来了一款视频超分辨率软件,打算用 AI 把画面细节尽可能还原出来。

这里我找到的软件是市面上你能看到的最好的方案:

Topaz Video Enhance AI

当然啦,最后肯定是失败了。因为软件每秒一帧的处理速度,每分钟只能处理两秒的视频,估计把我电脑风扇转坏了都处理不完十几条素材。

视频剪辑

因为我的主力电脑是 MacBook,所以剪辑软件理所当然选择的是 Final Cut Pro X。这是苹果开发的一款专业剪辑软件。

当然啦,本项目从软件本身到插件全都是用的盗版。因为真的太贵了。FCPX 软件本身售价 1998 人民币, 加上 FxFactory 的一堆插件,估计正版奔着三千块去了。

下图展示了本项目的完整时间线。

实际上我上一次接触视频剪辑大概是小学的事情了,因此这一次完全是零基础在摸索。因此中途应当是走了不少弯路。

总之一句话概况就是:

非常不专业,但是结果还能看。

 

在写这一篇文章的时候,视频一共导出了四次,第一版是还没剪完的半成品,我第一次预览成片,就标注了二十几处问题。

这里当然还是要感谢分秒帧平台,给我提供了素材存放、分享和样片管理的平台,也让我可以很方便地收集意见并做出标记。

这一切对于个人用户居然是全免费的,简直是公益。

页面设计

页面设计其实也没有多简单。

 

本次页面采用仿 H5 的风格制作(别问为啥不做真 H5,问就是不会),主要流程是用 Pixso画出了每一部分的图片,然后在 Elementor 里完成超链接和响应式设计,并且后期添加了一点点页面动画。

其中 Pixso 是国人开发的原型图设计工具,目前个人使用也是完全免费的。网站当中的封面图和 logo大都是我通过 Pixso 完成。

至于 Elementor,大名鼎鼎的拖放式网页生成器,当然价格同样不菲,所以我用的是盗版。

网络分发

有了之前拿本机和对象存储分发视频的经验,这一次我选择了腾讯云的云点播服务来分发主视频。

为什么前两个方案不可取?

本机分发,一个是服务器带宽和存储空间都有限,如果看的人太多服务器可能会宕机。

对象存储快是快,但是贵啊,要 0.5 元/GB。

相比之下,云点播不仅可以提供自适应码流(就是我们说的「自动清晰度」),而且流量单价甚至不到对象存储的一半。